北青报报道---- 安顿专访 <王涛擦去痰迹擦去障碍> 王涛擦去痰迹擦去障碍 + x+ C: Q! {- I3 x' I+ o, J, g) {6 e
- g- {9 c2 }' T8 U5 E: l
6 ^1 ~1 T; n6 F6 M) r, J/ z, r1 A
6 B4 U3 w6 J. [
发表评论[url=] 短信发送[/url] 邮给朋友[url=] 打印文本[/url][url=] 关闭[/url]% M- a" M1 i4 E {* I3 X$ _. W
% g! y$ y" E2 ~====================================4 P1 Z: `! B# z! \( b
■采访:安顿0 w! x% m( n2 V* A
+ e: f& B d$ s( U
■采访时间:2008年4月20日0 D+ T A& l5 i' q* I6 y* z
9 K. O! ?$ `3 x6 \
■采访地点:北京嘉里中心( J& y% N; Q, J: C
' _5 b# @1 U: T& u; ~& f+ H ■王涛,男,37岁,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服役,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就读,毕业后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从事管理工作。从部队转业后落户北京,在北京环卫部门工作至今。4 _- {2 j2 _% t- C' F$ i5 N
! b. |" b! R: n" S4 L9 w( M+ \; G
自2006年起,自愿利用业余时间在公共场合劝阻、制止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近2万人次,服务时间达1000多小时。先后创办北京绿色啄木鸟环境保护组织和“中国禁痰网”。2007年以来,因出色的志愿服务,被评为“北京好人”、“北京市道德楷模”、“中英民间绿色使者”等。$ b1 a6 E. y1 m# L+ k
6 W3 H9 O4 t0 y' T3 M0 X# J1 K
■首先,你必须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你是志愿者,同时也是生活中的榜样
& f) B5 F3 [6 s+ h5 h8 `( d4 Z( s! k6 v
可能是因为工作经历的原因,我对环境卫生有天然的敏感。我喜欢旅游,很早就自学英语,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在国外,特别是那些对中国人开放旅游的城市,在一些公共场合,有专门用中文写的提示:请勿随地吐痰。在别人的国土上,在别人的语言环境中,却有专门为中国人写下的提示,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我们的形象怎么了?我有一些来自国外的朋友,相处时间长了,他们也会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把痰吐在大街上,不知道那是一种很私密的排泄行为吗?我无言以对。可我又要面子,我只能给他们讲,吐痰本身是有利于健康的,中医就是这样讲的,只不过有些人可能忽略了场合这个问题。我这样说了,自己心里也不硬气,毕竟,这确实是多年来我们的陋习之一。1 K* _' S1 K; X/ q. H: k
) v' @3 N! y5 [$ E& E 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经济条件好了,就会开始注重自己的衣着、仪表,可是,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在讲究个人卫生的同时爱护我们的环境呢?恐怕就不仅仅是因为陋习这个原因了。我觉得这里面也包含了社会责任感。7 w; `$ I7 F' l# H
2 s+ W" q* c1 _ “禁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大半年的时间。后来特别偶然,我看电视,看到北京电视台有个节目叫《现在行动》,那天正好播出的是《寻找吐痰人》,看到吐痰的人了,由志愿者给他们发一片纸巾,让他们擦掉。这个节目很有意思,那些吐痰以后被抓住的人,都特别尴尬。那时我想,与其现在尴尬,不如当初自觉检点自己的行为。3 y0 D' w; I2 R" }( c q6 ^
) S+ R$ N, S. {+ R9 j
我是在环卫部门工作的,我知道环卫工人特我是在环卫部门工作的,我知道环卫工人特别头疼的就是处理痰迹,靠普通的清扫是不能清除这些污垢的,除非用大量的水冲,这在北京目前也很难实现。靠现在的环卫工人拿着布、拿着纸去把留在地上的痰迹一个个擦干净,也是不现实的,那怎么办呢?只有从源头上开始治理。源头是什么?简单地说,源头就是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能做到不随地吐痰,痰迹不是就没有了吗?( |/ E% k3 \- x% C3 H1 r
4 L) c: i" ~! g8 Y8 D. f
那天坐在电视机前面,我在想,如果由我来做这件事,我会怎么做呢?1 A! a( X2 T% x4 f' o
0 K" ^: U; o3 U! e* k7 M 我想,我作为一个北京市民,有责任为我们的环境做一点事情,我自己也是喜欢干净整洁的人,如果是这样一个人,站出来劝阻一个正在随地吐痰的人,他会不会不敢轻视我?是不是我在气势上就能更强大一些?我认为是这样。后来,我真的开始做这件事,很多事情进一步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对的,所以,在后来很多志愿者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参加最初的培训时,我们都强调一点,首先,你必须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形象,你是志愿者,同时也是生活中的榜样。
+ e& r4 b5 O7 O! W( V- } c: Q2 j, @
所以,当你看到有我们的绿色啄木鸟城市清洁志愿者在街头服务的时候,尽管他们会蹲下来把别人吐的痰擦干净,把别人丢的垃圾捡起来,这些事情都是很脏的,可他们都是非常干净的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反差吧。
( I) D6 O/ v! z. P1 c3 Q5 \' \' G& D- x( R
■这一蹲下、一起来,是一种心理挑战,也是做我们这种志愿者最难过的一关
7 ?3 s: _/ I& }) f6 P2 U$ a
0 H( t0 d5 D3 }3 n8 L 从我确定了要做这件事开始,我常常在问我自己一些问题,比如说,别人骂你怎么办?羞辱你怎么办?当你劝阻别人不成的时候,面对地上的痰,你怎么办?最后这个问题,问的次数最多,实际上我就是在问自己,你能不能做到,蹲下身子,拿出自己的纸巾,去把别人吐的痰擦干净,在公共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你能这样吗?能无怨无悔地这样做吗?我知道说一声能特别容易,但是真的做起来,这一蹲下、一起来,是一种心理挑战,也是做我们这种志愿者最难过的一关。
) x5 X1 x g3 b4 C* T1 R5 S9 r( y4 O: O- r$ C5 r( V
在还没有走上街头之前,我背着妻子,在家里练习。我对着镜子说,你好,先生,你刚才吐痰了吧?这样是不卫生的,我给您纸,您看您能把它擦了吗!我也练习了自己蹲下去擦,把几层纸巾铺在模拟的痰迹上,用手抓起来,然后扔掉。: a0 q8 y8 v& X: Z
5 g( C" Z" L4 h" n! n 这个过程很长。这中间我买了手提电脑、摄像机,我想应该记录下我将要做的事,同时我还买了纸巾、手套、夹子等等必需的工具,悄悄地包在一个大塑料袋里,藏在家里的一个小角落。到现在,我的这些“家伙儿”也是在那个旮旯里。我一边在自我确认,一边在默默准备。我给自己做好了一个小的胸牌,上面写着我的名字,写着“城市清洁志愿者”。
; B0 a! L: W% s2 X9 X# I3 e; K' V1 @; z" _
我终于想好了,才确定了在2006年的青年节这一天去天安门广场。我希望有一天,我做的这件事能带动全国的所有城市一起来禁痰。更重要的是,发扬“五四精神”!
1 |; t8 I& j, c/ ^1 ]6 K- f2 K! P, |) E8 P6 d7 {
我是军人出身,那天对我来说就像是去打仗,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我也是穿着西装,一丝不苟地打扮自己,我要让我的形象有说服力。我带上了摄像机,我想给自己留个形象有说服力。我带上了摄像机,我想给自己留个纪念。我带上了我的那些宝贝工具,还特意买了20多包纸巾装在包里,我想,要是有人能配合我,在我的说服之下把自己吐的痰擦干净,我就给他一包纸巾作为奖励……然后,天不亮,我就出发了。9 J% o5 T/ h% b3 L1 }5 p6 d$ o
: H6 Y. ?( e* i* N) ^- @
我到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天刚刚亮,很多人刚刚看完升旗。那天,我看到的第一个吐痰人,是在广场的北侧,他很瘦,一个中年男人,他吐完我就跟上去:“先生!您好,刚才您吐痰了……”还没有等我说完,那个人已经混进人群里不见了。我站在那儿,拿出一包纸巾,就像在家里练习的那样,蹲下,把纸巾盖在痰上面,这样就不会让我的手和别人的痰接触,接下来该把纸巾抓起来了,我停了一下,真的,我在心里说,我能!就像给自己打气一样,我定了定神,把包着痰的纸巾抓起来,站起身去找果皮箱。我没想太多关于脏不脏的问题,那时我心里有了一种高兴和感动,我知道我已经突破了心里的障碍。. g0 l* d; O9 B, I, `: S
, X2 t& M+ W6 j1 K0 `2 N6 L* c 这个擦痰的过程是我独自完成的,有难度,但毕竟是自己对自己,真的要去劝阻别人擦掉自己吐的痰,又是另一种难度,那就需要交流,需要勇气,需要掌握好说话时的语气以及表情,而且还要做好挨骂的准备。- j( s( o. ]$ a8 ]3 D9 B
+ x- i! f. f! [/ X% q/ Z
我劝阻的第二个吐痰人是在广场卖明信片的小贩。我听到一个清理喉咙,咳痰的声音,一眼看着他吐痰,马上走过去,还是像在家里练习的那样说。他看了看我,问:“你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志愿者。他说,谁让你来的?我说,我自己。他看着我,就像看怪物。我拿着纸巾,递给他,我说,您擦了吧,这样不好,您要是不擦,我就替您擦了。这时候他已经很生气了,他身边有不少一起做生意的人,都在起哄,说“你擦了吧,别让人家替你擦了,真恶心!”他挺不情愿的,但还是擦了。我给了他一包纸巾,我说谢谢您了,以后出门带包纸巾吧,吐痰在里面,不影响环境。他接过纸巾,赶快就走了。我知道我成功了,这个交流的障碍也突破了。那天我是傍晚回家的,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我的这些“家伙儿”赶快藏起来。然后我写下来一点笔记,这一天太难忘了,这是一种开始,我觉得我变得很强大。3 V5 ~7 C1 h% w$ g
3 J* Q1 C% y3 v- ~4 x7 }/ j 有了第一次,我觉得我应该把这件事做大,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我搞了第一次禁痰活动,在亲戚朋友、QQ好友中发动了60多人,约定7月1日在西单时代广场集合,集体上街禁痰。结果那天真正来的只有6个人。这六个人就是绿色啄木鸟最早的志愿者。这件事让我知道我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并不孤单。2 n6 r& g1 \; I' |2 d
% W- y) P+ U4 m& L5 T+ A) i9 c- K ■我能感觉到社会在变,人们的素质在提高,这里面有一份我的力量,这种感觉真好
/ x' [# P: V+ F1 F+ Q6 G. Q; X3 T I1 i, Z$ x3 q
在我当志愿者的这两年中,我觉得最有挫败感的一次是在团结湖公园。当时是在西北角,有好几个人,光着膀子在抽烟,烟头扔得到处都是。我走过去,很客气地跟他们说,几位把衣服穿上吧,这里这么多人看着,光着膀子不好看啊!其中一个人一听我这么说,当时就急了,说你管得着吗?我下岗了,连饭都吃不上,你还管我穿不穿衣服?接下来的话就是特别难听的。我当时一下懵了,心里的感觉特别复杂。我知道他肯定是生活不太如意、心里有怨气的人,我能理解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的烦躁和不愉快,但我同时也想到了,我们中国人,不是说人穷志不穷吗?不是有那种贫困的老人,过着艰苦的生活,穿着旧衣服,却把自己收拾得至少干干净净吗?一个人穷,是不要文明的理由吗?这些想法在我脑海里飞快地闪,我站在那儿,不知道该说什么。我知道我是对的,可他们那么理直气壮,倒好像是我做了错事。最后,还是别的志愿者把我拉走了,他们觉得可能我要吃眼前亏。& S- D. Y7 O8 u; \
' a: j3 Q( g7 H0 Z8 Q0 R
这次让我很受刺激,我也想到了一点,那就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经济水平是成正比的,我们的国家越强大,人们的生活就会越富足,这样人们也会越来越讲究文明礼仪。
* E, Y' S) J) f7 a- N" j- V% W; @
3 _ v: _( r) A5 y6 r/ u: L& S1 m 其实,在我的志愿者生涯中,经常遇见的还是非常懂道理的人,骂我的人真是少数。大多数人,在我劝阻时,都会积极配合,自己去擦痰。就在昨天,我在金融街那边遇见一个中年人,他正向停在路边的车走去,他一边走一边吐了一口痰。我看到了,就跟上去,追了大约两分钟才追上。我问他,先生您是不是刚刚吐痰了?他马上就特尴尬,说真对不起我没注意。我说没关系,我给您一包纸巾,下次吐痰吐到纸巾里面吧,还有一张文明提示卡,您可以送给身边的人,提醒他们别这么做。这个人特好,接过来那包纸巾说,走吧,我跟您回去,把刚才吐的痰找到,我自己擦了,以后就长记性了。说完了他真的和我往回走。我追他追出去那么远,连我都搞不清楚具体的位置了。我们来回来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他找到了一块污迹,蹲下去擦了,一边擦还一边说,就这个吧,就算我吐的,我以后就长记性了,谢谢你们,向你们学习,要都像你们这样,中国就好了……他擦完了走到垃圾筒旁边,把手纸扔了进去。我当时特别感动。很多和他一样的人,对我们的服务做出的这种反应,也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和回报。
. ?2 R; {; z: g; i$ j. Z
! f9 r$ `1 r' }/ `) w \' k 做志愿者这么长时间,很多这样的人和事,想起来,我觉得特别温暖,有的还成为了朋友,有的还成为了我们“禁痰志愿者”中的优秀队员。我能真实地感觉到社会在变,人们的素质在提高,这里面有一份我的力量,这种感觉真好。
7 L& |0 O; Q; L( v9 o0 ^
2 ]8 p$ z2 q( b' | 现在我们这个绿色啄木鸟组织已经扩大到温州、成都、长春以及青岛、沈阳等奥运城市也加入到我们的活动中,加入到我们这个行列中的人越来越多,我会一直把这件事做下去,做到有一天我们的城市再也没有不文明的行为,再也不需要我为止。; F) C! a* Q4 z f8 E* W5 y2 ]" `
& l5 _* D3 a$ r9 s2 V/ r
■采访手记# A( m! k1 N0 L3 r- `
- z+ X, i+ L) Q* {2 w+ l8 m k
四种纸巾 一双手套
# B/ {2 V o, _ K* R- n( v- o2 E+ P
采访王涛那天下雨。因为是星期日清晨,咖啡馆里只有几名外国观光客,最中间的一张桌子旁有一位穿蓝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在看一本厚厚的剪报册,他脚下放着电脑包和一个鼓鼓的大号环保袋子。从我上电梯的角度,能看到他的皮鞋一尘不染———仿佛并不是从雨中走到这里来。他就是王涛,我从志愿者资料中看到过他的照片,比实际年龄显得老成些。
& {) ]$ k/ m$ c* `# a/ F% K1 H% E4 ~( Z# s7 @1 B
如果不事先了解作为城市清洁志愿者的王涛的主要服务内容,很难想象眼前这样一位绅士风度的人每天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拿出纸巾把别人刚吐出来的浓痰擦掉,在没有垃圾桶的时候,这些擦了污秽的脏纸团可能会先存放在他随身的环保袋里,被他带出好多里路。更难想象他这样一位说话都不会高声的谦和的人,能随时随地掏出纸巾来送给那些随地吐痰、乱扔烟蒂的人,让他们自己擦、自己捡,提醒他们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这些人并不都是和他一样的谦谦君子。- M9 q E! E& B/ R* B
7 ~& K; c# \. I 王涛带来的环保口袋中是他的“家伙儿”们,有四种纸巾,排列起来,可以描述他逐渐获得社会承认和支持的过程。最初,他自己花钱买纸巾,后来,他开始得到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城管部门、北京市卫生局和团中央的支持,他们为他提供了免费的、印着文明行为规范宣传语的纸巾,王涛和他的志愿者朋友们不用再自己出钱了。但是,王涛还是在不断地把自己的钱投入到这份志愿工作中。他拿出一部分家庭积蓄创办“中国禁痰网”宣传禁痰知识和文明礼仪,拿出他的全部稿酬支援其他城市绿色啄木鸟志愿者开展的活动———纸巾免费了,邮费却是一分钱都不能少的。王涛常常要把那些免费纸巾打成大包邮寄到外地啄木鸟分站,原来买纸巾的钱,变成了邮费。
% c9 M& u$ r" ~& |7 R5 m5 S) } ?, c1 j
在他的这些宝贝们中间,有一双白色的手套,因为用得久了,已经很旧。王涛说,那是在擦痰的时候用来自我保护的,毕竟,痰也是一些疾病的传染源之一。
9 C f3 ~( h/ N3 a/ Q5 ^# N
8 V2 H( |, W! A: H( U* h% w& d: y$ \9 h 但很多时候,时间的关系,来不及多想,徒手工作的情况居多。而且,现在绿色啄木鸟组织根本做不到给每一名志愿者提供这样的手套,个人防护基本上是由每个志愿者自己来解决的。" A* ]) M9 ^1 U8 n& X. k$ M
! T' B* g0 [. K& l
因此他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有哪家生产或者销售消毒湿纸巾的机构愿意为他们提供一部分消毒纸巾,也能让这些啄木鸟们多一些安全和清洁。0 A8 `5 f$ N* q1 ]' M
/ B2 q' P5 } r+ f+ A7 u* u' l2 J6 m0 C! d: ?
0 Y. \3 I; O$ h2 N0 d4 W+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