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至3日,京堰环保志愿联盟北京绿色啄木鸟志愿服务中心组织10名北京优秀志愿者赴十堰开展“感恩守井人 思源到十堰”建军节特别行动。通过实地探访丹江口库区、主题讲座与巡河实践,深度解码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科技力量与人文精神。 8月1日,踏上寻源旅程的志愿者们便围绕《大江北去》一书展开交流,移民搬迁的奉献故事与输水工程的科技细节,使节水护水理念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传承。 8月2日,在丹江口市蔡湾村,十堰九色鹿科普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吴勇从库区群众关停污染企业的抉择、46.9万人为清水让路的牺牲、十堰“小水滴”志愿者守水护水感人故事三个方面开展“感恩守井人 思源到十堰”主题讲座,一个个鲜活案例让北京市志愿者深受触动。随后,京堰两地志愿者共同宣读《守井人誓词》,进一步坚定了守护水源地的信念。 在蔡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光伟的带领下,北京市志愿者在丹江口大坝库区内开展巡河护水行动。60分钟的清漂、巡护,让大家真切感受到日常保护水源的不易。夜幕降临,沧浪海的灯火倒映水中,更映照着两地志愿者守护清水的共同心愿。 8月3日,志愿者们来到丹江口市水质保护中心,亲身体验“守井人”日常。水质保护中心的实时监测系统与净化工艺展示,揭开了“Ⅱ类水质”背后的科技密码。乘船游览丹江口大坝、徜徉小太平洋,捧起清澈的库水,志愿者杜鹃动容地说:“环库公路像丝带绕着青山,岸边芦苇随风摇曳,这背后是库区人民‘守护清水’的执着,是‘让每一滴水永续北上’的信念。” 此次寻源行动,让北京市志愿者直观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的“硬核科技”与“人文温度”。正如志愿者们所言,这不仅是一次水源探寻,更是一场跨越千里的文明对话,必将带动更多人加入守水护水的行列,让京堰情谊随清水长流,让绿色理念扎根心间。(康露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