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D1 ]6 ? D0 g" D: v
一个来自河北的姓郭的小伙子,要去大连,在广场上等候时,看到志愿者的活动,主动提出也想参加。这样他就参加了1个小时的活动。
( Q: R; q! w- ^7 h% T4 K
镜头二9 q; _6 X; P7 n% U9 A
10:40am
& c& B& ~. b7 l; M2 E6 C( F不要用脚擦痰
6 S) z' {4 F& c" h0 r 听到了一声吐痰声:“啊泼”,志愿者马上行动起来,有劝阻的,有给他递纸的。吐痰的男士很窘迫,就用脚去擦。“绿色啄木鸟”负责人马上制止他:“先生,用脚擦,会把细菌带得到处都是,更不卫生,这里有纸,要用纸来擦。这样细菌就不会扩散到空气中。”男士就蹲下身来擦了他的痰迹,并扔到垃圾桶里。 8 `: V* }& W9 Z/ p( h2 K6 k" m
志愿者对他说:“先生,随地吐痰传播疾病,还有损国人形象,以后要把痰吐到纸里,希望我们都为奥运做点事。”这位先生很真诚地说,下次一定注意。
战果
9 m2 |! a3 O3 f% @' u! [4 d3 e劝阻不文明行为50多次
: b# v% l: H: @3 R# ]% _: K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个小时的禁痰活动中,他们除了劝阻别人不要随地吐痰外,还会给对方讲解相关的卫生知识,还有一些脱鞋的旅客,劝戒他们把鞋穿好,提高个人公共形象。据组织者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纸巾200包,劝阻不文明行为50多次。- _2 O- q( y5 c7 k' ^6 U
活动发起人王先生告诉记者,2006年他在与一些外国友人聊天时,聊起国人的一些陋习,朋友们告诉他在国外很多地方都有中文标注的“请勿随地吐痰”字样。这次谈话深深触动了他。那一年的青年节,他一个人走上街头,开始禁痰行为。随后,他还自建了禁痰网站,最初靠身边的朋友口口相传,这个组织逐渐发展壮大。至今北京地区已有2000名登记在册的志愿者。
6 z& C, |5 t) ^8 n/ e0 { 志愿者刘小姐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中他们碰到的大多数人还是非常配合的,以前在西单、王府井等地禁痰时,曾碰到有人不配合,当众不承认自己的行为,甚至对志愿者出言不逊。“这种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向对方讲理,如果还是不行,就只能自己动手清理他制造的垃圾,希望用行动感化对方。”刘小姐说。
晨报记者 徐晶晶/文& o g- i6 o9 q' L5 w9 Q5 d
: B: M" D( \5 H) O